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校園中的倒木

這次的颱風讓中山大學中許多的樹木頃倒, 然而頃倒的樹種有那些? 都是外來種嗎? 樹木為什麼會傾倒? 颱風之後這些倒木又會被什麼樣的生物利用? 這些被吹壞的樹木需要多久的時間再度萌發新葉? 原本開花中的樹木會持續花季或停止對生殖器官的營養投資呢?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林登秋老師對於颱風對台灣森林生態系的干擾, 以及台灣森林生態系相較於中美洲森林被太平洋東側的颶風影響的恢復力來得好的這個有趣現象, 有許多精僻的研究. 可以參考林老師為國科會所撰寫的專文, 以及林老師的著作.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颱風後的柴山

柴山缺乏溪流, 因此柴山裏的水生生物所仰賴的是雨水所帶來的水流或是暫時性的積水. 而這樣的暫時性積水是不穩定的棲地類型與資源, 所以在柴山的暫時性積水和存在時間很短的流水中有些什麼樣的生物呢? 這些生物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呢? 可生存在於低溶氧的水中? 繁殖的週期很短? 可以隨環境的適宜程度調整發育與生殖? 播遷能力很? 可以在枯水時馬上遷移到其它地方?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毛柿的授粉, 落果與學名

毛柿在這個季節會開始成熟落果, 而且那些落果可以拿給陸龜吃, 因此我們比較注意那邊有毛柿的雌株. 高雄愛河邊種了一排, 不過可能因為是雄株的關係所以那邊沒見到任何的果實. 撿這些落果的時後我想到一些事, 毛柿的授粉媒是什麼? 找了半天沒有什麼具體的結果, 林試所做了花的化學分析, 但我看不出來那與授粉有沒有直接的關聯, 有些網頁居然還說毛柿是自花授粉的, 這實在是非常有趣, 雌雄異株植物是要怎麼自花授粉呢? 另一個疑問是毛柿果上的細毛, 那些毛當然是會脫落的, 許多網頁說道想吃毛柿要先把那些毛處理掉, 但就種子傳播的理論來說, 果實未熟前長在樹上而且不呈現醒目的顏色而且含有高量的植物鹼/單寧物質可能與避免果實遭到食果動物的破壞有關, 但如果已經熟透掉在地上, 而且呈現鮮明的顏色, 那不就表示歡迎大家來吃而且要記得把種子拿遠一點嗎? 如果是這樣, 為什麼果實上還有那麼多扎到皮膚會癢癢的細毛呢? 我提出這個疑問看起來很有道理, 但其中有一個缺陷, 那就是 -- 那個細毛對於真正的食果生物(絕對不是人, 而應該是猴子或其它生物)可能根本不造成影響, 因此細毛是否造成取食上的障礙, 可能只是人類自以為是的想像??? 另外, 毛柿的有效學名倒底是那一個? 台灣大多數的書籍上都使用Diospyros discolor這個名字, 但是國外通常使用D. blancoi這個學名並指出discolor是無效名. 台灣有些網頁(如科博館)則根據台灣植物誌使用philippinensis,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圖片連結: 熱帶果物紀行